一、基础设要求 1.适宜于都市观光农业园。由于“番茄树”栽培是以观光为主要目的的,因此必须在科技含量高的都市观光农业园区内进行,通过观赏采摘,取得预期经济效益。如果没有一定数量的观光游客,就不能实现观赏目的及应有的经济效益。 2.温光环境可控的大型连栋温室。“番茄树”对环境条件要求比较严格。由于植株高达2-2.5m,因此要求的空间比较大,必须在空间宽敞的大型连栋温室内进行。适宜生长的气温范围为16-28℃,低于12℃和高于32℃都难以生长。因此要求冬季要有加温设施,夏季要有外遮阳、风机及水帘降温设施,使其冬季气温不低于12℃,夏季气温不高于32℃。 二、栽培配套设备 1.营养液罐(槽)。用于配制和贮存营养液。可选用塑料罐,置于地上或埋入地下、半地下。也可用砖或水泥砌成地下式栽培槽,要求密闭性好,不漏水。营养液罐(槽)的容积依种植数量而定,以每10株“番茄树”2~4平方米为宜。 2.栽培槽。可用砖、水泥砌成或用木板、铁板、PE及PVC板等制成,一般规格以长宽高比例为1.5∶1.5∶0.5,体积约1立方米为宜。要求不漏水,无腐蚀。 3.栽培基质。栽培基质是支撑植物根系的混合物,要求质地轻,理化性质稳定,有良好的保水性和透气性。适宜的栽培基质为体积比为1∶1的草炭与蛭石或体积比为2∶1的草炭与珍珠岩的混合物。也可用稻壳、锯末、菇渣等有机物作栽培基质。 4.供液设施。是供给植物营养液的配套设施。营养液罐(槽)中要装有水泵(潜水泵或离心泵),水泵和电源之间用定时器连接,以便定时供给营养液。水泵出口连接主供液管,可以是直径为2~3cm的铁管或PVC管,其上连接分管和滴针,每株番茄树要有16个以上的滴针供液,滴针要在栽培槽上均匀分布。 5.秧体支撑设施。由于是草本植物,植株茎蔓不能直立生长,因此需用栽培架结合丝线牵引,以达到形成理想株形的目的。栽培架用直径约3~5cm的铁管连接而成,离地面2~2.5m处用尼龙绳做成33cm见方的网格。如果温室内有吊蔓铁线,可不用搭设栽培架,直接将铁线和尼龙绳做成33cm见方的网格,用以吊蔓和支撑秧体。树式基质栽培,就是通过整枝修剪及营养调控和环境调控技术使番茄长为树状,故称之为“番茄树”。这种番茄单株水平展幅可达到8-10米,株高可通过人为调整达到2.3-2.6米,从定植到拉秧小型果品种单株年结果可达20000个以上,中型果品种可达10000个以上。其具体栽培技术如下: 1、基础设施要求。对环境条件要求比较严格,必须在大型连栋温室或高度和跨度较大的日光温室内进行。适宜生长的气温范围为12-32℃,低于8℃和高于32℃都难以生长。因此要求北方冬季要有加温设施,夏季要有外遮阳、风机及水帘降温设施,使其冬季气温不低于8℃,夏季气温不高于32℃。 2、品种选择。选用的品种应具备以下特点:耐贮运的硬果肉厚皮类型,果实红色或粉红色,色泽鲜艳,抗病性强,耐低温弱光和高温强光能力强,风味好,品质好。 3、播种育苗。一年四季均可育苗,10月初定植于栽培槽内,1月底开始留花留果,4月份果实开始转为红色。采用温汤浸种法,用10%的磷酸三钠消毒,可用营养钵育苗。具体方法同一般番茄生产。 定植前的准备工作:(1)首先配制原液。例如预备配制1吨营养液,按量称取专用肥料放入桶中,加入10升水,充分搅拌溶解,制成10升原液。再按量称取另一专用肥料倒入另一桶中,加入10升水,充分搅拌溶解,制成10升原液。营养液槽中加入清水0.2吨,将溶解后的第一种原液加入,继续加水并搅拌。营养液槽中水量达到0.8吨时再加入第二种原液,继续加水并搅拌,水加到1吨时停止加水。加入溶解后的22克混合微肥和200—250毫升磷酸,搅拌均匀,此时配液完毕。配液时应按上述操作过程作业,切忌第一种原液与第二种原液加入时间间隔过短,以防发生沉淀。(2)将配好的营养液从营养液槽中用水泵加到栽培床中,并形成循环。(3)调好定时器。为实现加液自动化,可在电源处加装定时器与水泵相连,以控制开关泵时间。根据苗的长势及季节确定开关时间,间断循环加液。将配好的营养液用泵送到栽培槽,使之循环。调好定时器,白天供液6次,每次供液时间持续10分钟,供液时回水管要有营养液流出,夜间供液3次,其中黎明前要有1次。(4)栽培槽的准备。将栽培槽底侧的出水管套上略粗的塑料软管,再将塑料软管插入地下回水管中。栽培槽内填入栽培基质,厚度为0.4米,整平表面等待定植。注意,不要践踏基质,以免过于紧实,不利透气。 4、定植。当株高达到30-120厘米时均为适宜定植时期。在栽培槽准备充分的情况下,早定植为宜。定植时将植株定植到栽培槽中央,每槽栽1株,尽量少伤根,深度以育苗坨表面低于栽培槽表面5厘米为宜。定植后立即浇透营养液,至出水管出水。定植密度以单株占地面积8×8米为宜。 5、定植后的管理。 (1)整枝。采用多干整枝法,即选留健壮枝条,通过线绳牵引,使枝蔓像树冠一样沿不同方向均衡生长。注意:每个枝条与水平面夹角40-45度为宜。东西南北各方向均匀分布。长枝条走外围,后发枝条填中央,避免中间空缺,使坐果不均。当植株各生长点长到网架时,生长点数量以有25—32为宜。以后继续留枝蔓,并通过牵引使枝蔓在棚架上均匀分布,通过修剪去除过密枝蔓,避免相互遮蔽。生长点到达网架前要摘除全部花穗。发现老黄病叶及下部细弱枝条及时打掉;发现下部叶片老化、黄化或有病斑时,要及时摘除。打老黄病叶及多余枝条所用尖刀需用多菌灵与水和成的糨糊涂抹,在修剪时杀菌剂自然涂到伤口上,可防止伤口被病菌侵染。及时打掉转色果实处网架下面的叶片,并把果穗拉到网架下面,增加观光效果。 (2)留花留果。当植株在栽培架上水平展幅达3-4米,生长点数量200个以上时,开始留花留果。不要留果过早,防止营养生长被抑制。留花时,网架以上的花穗全部留下,中间位置网架下20厘米处以上的花穗也留下,网架下20厘米处以下的花穗全部去掉。为促进果实坐果良好,迅速膨大,可用20-40毫克/千克的保果宁沾花或喷花。每穗花留4-6个果实。注意:喷保果宁时不要喷到叶片上。也可用沈农丰产剂2号沾花。可用熊蜂授粉,温室的通风口处用防虫网密封。 (3)温光管理。冬季加温,使最低气温不低于12℃,并经常清洁棚膜,增加透光量。 (4)病虫害防治。主要病害有病毒病、叶霉病、晚疫病等。由于定植密度较小,病害不很严重,发现病叶及时摘除,并用百菌清烟剂熏蒸预防。虫害主要是白粉虱和斑潜蝇,可在温室入口通风口处装上防虫网,并在温室内挂防黄板,诱杀害虫。 (5)适时采收。可以以果穗为单位采收,或单果采收。由于是耐贮运的品种,挂秧期较长,果实转红后可在秧上保留20天,不要立即采收,以增加观光效果,而且刚转色的果实风味也不佳。当果实转软时应及时采收,此时风味最佳,具有番茄特有的醇香风味
标签:番茄,播种,种子